首页 > 廉政共建 > 法院 > 正文
太原小店区人民法院“布衣女法官”——雷静
2025-03-19来源:廉政中国编辑:小编

  她们扎根基层、深入基层,是司法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她们既无官职、也无高薪,着一身布衣化干戈为玉帛,她们用真情赢得群众信任,用担当守护社会安宁。她们,是太原小店区人民法院的“布衣女法官”雷静。

  微信截图_20250319080158.png

  雷静,女,汉族,1980年2月出生,太原市小店区诉前人民调解委员会人民调解员,自2021年10月起担任调解员,参与调解各类案件1522件,调解成功案件710件,调解成功率46.65%。

  Q1.您当初选择从事调解工作的原因和初衷是什么?

  我学的专业是法律事务,作为小店区人大代表,当初选择从事调解工作的初衷是为了能更好地履行人大代表的职责,通过参与调解工作,既可以深入了解法院工作流程,也能在调解中接触民生诉求,为我了解社情民意提供更直接的渠道。用真情奉献,以调解工作相伴,生活更加充实,生命更有意义。

  Q2.这些年您最常接触哪种类型的纠纷调解?

  诉前调解是一扇窗,案件类型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小店辖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日常调解中,我接触的主要以合同类纠纷和家事纠纷较多。

  Q3.面对调解工作您有没有总结出自己的思路和方法?

  调解工作纷繁复杂,通过大量纠纷的化解,我总结了自己的一些调解思路:

  一是梳理焦点,找准症结。通过查阅案卷资料,与双方当事人电话沟通等方式了解纠纷产生的背景、双方当事人的关系、矛盾争议的焦点等,对案件有一个全盘把握。

  二是深入沟通,建立互信。通过进一步沟通,设身处地站在当事人角度感受其处境,通过共情建立信任,使调解更易开展。

  三是保持中立,善于引导。融情于理,但又不感情用事,明确自身的角色是双方的“桥梁”而非“裁判”,保持中立性,释法明理,引导双方求同存异、优先达成部分共识。

  四是化解纠纷,和谐共赢。积累信任、解开心结,逐步推进共创解决方案,让当事人认可解决方案,并愿意积极履行,修复关系,调解水到渠成,产生共赢的效果。

  Q4.调解工作中您感触最深的是什么?能跟我们分享一个小故事吗?

  “倾听是最柔软的治愈良药”。我感触最深的是做好调解员首先要做好一个倾听者,很多矛盾可以通过倾听当事人的诉说,让其感到被理解,对立情绪会逐渐缓和,调解过程中更容易沟通。

  记得曾有一对因抚养费问题争执十年之久的父子,这边快满18岁的儿子怒拍桌子要求父亲支付拖欠多年的抚养费,另一边的父亲也是一脸的不满,称儿子多年不愿意见他,他现在的女朋友生病,家里又有老人需要赡养,以经济条件不好为由不愿支付抚养费。后来我引导双方轮流诉说往事,儿子哽咽着说起儿时父亲每天接送他上下学的情景,在父母亲离婚后,父亲再也没接送过他,他感觉自己被抛弃了,所以才不愿再见父亲。三个多小时的倾听与沟通,双方积压多年的情绪如同融冰般层层剥落,最终双方不仅和解,父亲还自愿增加了支付给儿子的抚养费。

  这件案例让我深刻领悟到,调解不是简单修剪矛盾的枝蔓,而是用倾听灌溉深埋的情感根系,当心灵真正被听见时,连最顽固的坚冰都会化作滋养理解的清泉。

  Q5.您认为一名优秀的人民调解员应该具备哪些素质?

  做一名优秀的人民调解员需要具备的素质有很多,我归纳为以下几点:

  1.调解中保持中立,不偏袒任何一方,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确保结果公平公正。

  2.要熟知与调解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政策,能为当事人提供准确的法律依据和建议。

  3.给予当事人充分表达的机会,能耐心倾听,理解其诉求和情绪,细心捕捉关键信息和问题。

  4.快速梳理矛盾焦点,分析问题本质和各方利益关系,做出准确判断。

  5.能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准确传达观点和解决方案,让双方理解并接受。

  6.把化解矛盾当作重要职责,积极主动推动调解进程,尽力促成双方达成和解。

  7.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了解社会发展中的新矛盾新问题,切实提升调解水平。

  非常感谢雷静用心地分享心得,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人民调解员的日常工作,也更理解了调解员的不易。她不是“真法官”,却是一名受人民群众爱戴的“布衣女法官”,将心比心,把群众“心上事”当“上心事”,把“上心事”变成“放心事”,支撑雷静走下去的是对调解工作的热爱,对群众最朴素的感情。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