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廉政共建 > 检察 > 正文
以三个坚持构建未成年人保护“同心圆”——临汾襄汾县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实践
2025-04-21来源:廉政中国编辑:小编

  廉政中国讯(刘鹏)未成年人成长,攸关国家未来,关系民族复兴,连带家庭荣辱。近年来,临汾襄汾县检察院聚焦“打击犯罪有力度、挽救帮教有温度、犯罪预防有深度”工作目标,以“打击”“关爱”“预防”“守护”为抓手,强化精准办案,着力惩防并举,积极参与社会治理,为全县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及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检察保障。

  坚持严厉打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以“零容忍”筑牢安全防线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秉持着“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未成年人案件”的理念,襄汾县检察院精心培育创建“平阳·丁香花开”未成年人检察品牌,组建专业未成年人检察团队,始终坚持“零容忍”态度,严厉打击侵害未成年人各类犯罪,利用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的有力平台,实现了对未成年性侵类案件提前介入全覆盖,积极引导公安机关对关键性证据及时收集、固定,建立了“优先受理、快速介入、全程监督”和“一站式”询问办案机制,避免未成年被害人遭受二次伤害。

  在严惩犯罪的同时,注重对被害人的综合救助,襄汾县检察院联合妇联、民政、心理咨询师建立“司法救助+心理干预+生活帮扶”立体救助体系,为受侵害未成年人安排专业心理咨询师开展一对一心理疏导10次,帮助其走出创伤阴影。在办理的一起交通肇事案中,为受侵害未成年人孤儿依法发放司法救助金2万元,同时协调相关部门落实孤儿生活救助,取得良好效果,该案被临汾市检察院评为“关注困难妇女群体,加强司法救助”十佳典型案例。

  坚持柔性挽救涉罪未成年人,以“个性化”铺就回归之路

  秉持“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和“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原则,襄汾县检察院对涉罪未成年人坚持“宽容但不纵容”,建立“社会调查—精准评估—分类矫治”工作链条,与临汾市尧都区合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签订合作协议,积极开展社会调查,全面了解涉罪未成年人成长背景、犯罪成因,联合专业社工制定包含法治教育、心理疏导、技能培训的“一人一方案”帮教计划,同时,在襄汾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挂牌成立未成年人观护帮教基地,签署《共建未成年人观护帮教基地合作协议》,为涉罪未成年人提供电工、护理等技能培训。近年来,对6名主观恶性小、有悔罪表现的涉罪未成年人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开展精准帮教6次,利用观护帮教基地帮助2人实现就业或重返校园。

  针对办案中发现的家庭监护缺位问题,襄汾县检察院与县妇联联合成立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共同出台《关于建立未成年人保护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工作方案》,聘请12名经验丰富的心理咨询师、一线老师等担任指导中心家庭教育指导师,推出“督促监护令+家庭教育指导”组合措施,对涉案未成年人的家庭制定“一对一”个性化教育指导方案,定期开展家庭教育集中指导,通过亲职教育、亲子互动等方式修复亲子家庭关系。近年来,针对监护不力、监护失职情况,共向涉案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发出督促监护令28份。开展集中家庭教育指导6次,相关经验做法多次被《山西法治报》《检察周刊》等省级媒体报道。

  坚持多元强化未成年人犯罪预防,以“精准化”织密防护网络

  襄汾县检察院以“法治教育从源头抓起”为导向,积极构建“校园+法治教育基地+网络”三维普法体系,组建法治副校长团队,由检察长带头,员额检察官全体参与,共担任13所中小学的法治副校长,近年来,法治副校长积极推进“法治进校园”,与公安、妇联、教育等部门建立联合机制,开展“防范校园欺凌”“防电信网络诈骗”“远离香烟烟卡危害”等法治宣讲60余次,覆盖师生3000余人,筑牢了校园安全防线。在县图书馆建立了法治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和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基地,打造了集法治教育、文化体验、综合服务于一体的特色平台,累计开展阅读分享9次,法治教育6次,沉浸式体验活动3次。同时,利用两微一端平台积极投放涉未成年人普法知识和短剧,打造“指尖上的普法矩阵”,原创普法短剧《守护花开》荣获临汾市第七届普法微视频类二等奖。

微信截图_20250421184016.png

  (2025年4月10日,省政协副主席李正印率部分省政协委员在襄汾县检察院法治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就“强化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和治理”开展专题调研。)

  襄汾县检察院在案件办理中注重“以案促治”,针对办案中发现的宾馆民宿接纳未成年人监管缺失、校园安全防范、学校周边店铺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等问题,向相关部门制发检察建议8份,通过“办案+治理”模式,从源头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防范和化解涉未成年人安全风险,实现从个案办理到类案监督再到系统防控的递进式治理。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