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廉政共建 > 检察 > 正文
一步一景皆故事,一枝一叶总关情——追寻红色足迹有感
2025-04-23来源:廉政中国编辑:小编

 微信截图_20250423215949.png 

  长治潞州区检察院第二检察部副主任刘梅梅

为了深入持续推动党纪学习教育在广大党员中走深走实,进一步锤炼党员党性修养,激发干警工作的热情,近日,长治潞州区检察院组织前往长治市潞城区神头岭伏击战遗址公园、八路军总部北村旧址纪念馆追寻红色足迹,赓续精神血脉,让我内心久久难以平静。我将从“党建+业务融合”的角度,和大家一同分享本次红色之旅的一些感悟。

  这次交流题目我借用了郑板桥的一首七言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他虽然只是州县里的小官吏,但百姓的每一件小事如同画上每一条枝叶牵动着自己的情感。作为一名基层检察官同样如此,要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重温入党誓词

  在庄严的神头之战纪念碑前,我们面向党旗重温入党誓词。一批一批的优秀共产党员可歌可泣,他们的故事感动着我,震撼着我,也深深地影响着我。作为一名80后,我从小就看地道战、铁道游击队等红色影视剧,剧中的英雄事迹深深的打动着我。图片中的这位是我的姥爷,他是一名抗美援朝的老兵,儿时就常听他讲起红军的故事,他最喜欢的歌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从那时起,我的心里种下了一颗红色的种子。蓦然回首,我已经入党20年了,今天也是我20岁的政治生日,大学入党宣誓的场景依然历历在目。重温自己的入党动机、入党誓词,能够让自己的灵魂与脚步同行,提醒我们不要忘记走过的路、呼唤过的正义以及最初的追求和信仰。

  重走革命道路

  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神头岭之战,是抗日战争以来第一次我军伤亡少于日军的战役。对我影响最为深刻的场景就是召开作战会议,陈赓将军手握作战地图,发现神头岭下有条深沟,公路正好从沟底通过,只要把部队埋伏在深沟之上,就占据了居高临下的地形优势,整条邯长线恐怕没有比这更好的伏击地点了。但当大家提前到现场勘察时却发现,地图上那条穿沟而过的公路却在山梁之上,而且公路两边没有任何隐蔽物,仅有一些国民党残留的破旧工事。面对这样的困难,共产党员没有退却,没有办法就想办法,没有条件就创造条件,最后圆满地完成了党交给的任务。

  重忆检察辉煌

  作为潞检人我们同样需要了解我们自己的历史和过往。展示在大家眼前的分别是原长治市城区人民检察院和原长治市郊区人民检察院的办公场所。时光飞逝、岁月如梭,入检十四年的我耳闻老同志讲述检察事业的发展历程,从豆绿色的大盖帽到藏蓝色的检察服,从摩托车外出办案到十余辆办案车辆,从全院一台打字机到人手一台电脑,正是一代又一代的检察人立足本职、接力向前的奋斗成果。

  当我再次走进长治市潞州区人民检察院图书室,当看到墙上整齐排列的单位荣誉证书与先进称号牌匾时,内心涌起的不仅是自豪,更是对集体力量与奋斗历程的深刻触动。这些金灿灿的荣誉背后,见证着单位从挑战中突围,在竞争中成长和蜕变,它们不仅是过往成绩的勋章,更是激励我们潞检人继续攀登高峰的号角。

  重优检察质效

  红色记忆从未褪色,革命历史仍在回响。作为一名人民检察官,应当让公平正义可感可触,“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做到检察办案质量、效率、效果有机统一,更要“如我在诉”办好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每一起案件,努力做到法、理、情有机统一,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

  时代在召唤,新时代、新起点,向检察人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重走革命道路带给我的触动很深,我结合如何高质效办好每一件刑事案件,谈两点思考:

  一细致入微,如侦查敌情般审查证据

  神头岭伏击战的胜利源于对战场形势的精准研判。刑事检察工作中,证据就是“战场”的关键要素。潞州区检察院承办的案件数量大且越来越复杂,但我们不能因为工作量大而降低标准,必须像先辈侦查敌情一样审查证据。尤其是在办理重大复杂的经济类案件中,面对堆积如山的账目、聊天记录等电子证据,检察官要以侦察兵的细致,逐页逐行审阅,否则稍有疏忽就可能忽略关键证据。检察官要对各类证据进行细致审查,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通过复核证据、补充侦查等方面构建完整的证据链条,有力指控犯罪,更好发挥法律的保障社会稳定基石的作用。

  二灵活应变,不断提升办案智慧与能力

  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方法。战场上局势瞬息万变,八路军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战略战术,这一点值得我们深入学习。面对新型网络犯罪不断涌现、犯罪手段日益隐蔽复杂等问题,检察人员唯有保持灵活应变的思维,持续磨砺专业素养,方能在复杂多变的案件中彰显司法智慧,守护公平正义。

  今天的分享暂告段落,但法律的故事从不停止。检察官的故事传递着当下的法治温度,而我手中的这本书《寻找法律的印迹》则是诉说着千年来人类对正义的执着。它不是冰冷的法条堆砌,而是用一个个鲜活的历史故事,让我们见证法律如何在岁月中成长、蜕变。当你翻开这本书,定会感受到跨越时空的共鸣——原来,我们始终走在寻找公平正义的路上。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