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中国讯(孙锁贵 张莹 张利康)千年文化,万里传承,非遗承载着我们祖先的智慧与情感。为了传承这一文化瑰宝,3月18日下午,吕梁离石区长治路小学开展“非遗薪火校园传承”非遗课程启动仪式。出席本次活动的领导有吕梁市文旅局魏新生馆长、吕梁市教育局政教科王晓娟、吕梁市日报社政教专刊部副主任冯海砚、吕梁市离石区文旅局综合服务中心主任高二勤、吕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协会会长张海应、长治路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梁海花、党支部副书记张莹、副校长李顺平、副校长雒金豹。十五位非遗项目传承人和二年级全体师生共同参加本次活动。仪式由大队部辅导员张艳老师主持。
梁海花校长对共同见证“非遗薪火校园传承”非遗课程启动仪式的各位嘉宾致以最诚挚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梁校长指出,非遗是中华民族历史长河里的璀璨星辰,幸有国家《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意见》政策及时出台,为非遗点亮希望。此次引入非遗课程,意在搭起同学们通往传统文化宝库的桥梁,让大家感受非遗魅力,激发学习兴趣,助力传统文化薪火相传。
吕梁市离石区文旅局综合服务中心主任高二勤对本次活动的顺利开展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一直以来致力于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的各位传承人致以崇高的敬意,向积极推动非遗文化传承的离石区长治路小学全体师生表示衷心的感谢。她强调,离石区长治路小学积极响应政策号召,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具有深远意义。
十五个非遗项目分别对应二年级十五个班级,非遗传承人将走进课堂为孩子们传授非遗技艺。十五位传承人受聘为长治路小学校非遗课程指导教师。吕梁市教育局政教科王晓娟、吕梁市日报社政教专刊部副主任冯海砚为非遗传承人颁发聘书。
吕梁市非遗协会会长张海应希望携手学校共同努力,保护好非遗瑰宝,让中华文化的精髓永世流传。
德育组长刘甜甜代表二年级教师承诺:严格执行“双师课堂”模式,严格执行安全预案,建立非遗学习成长记录册,每周推送课堂动态,定期举办成果展览,愿非遗文化在长小校园生根发芽,让吕梁文脉薪火相传!
学生代表二(2)班王晋昕同学发言,将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非遗文化的学习和传承中去,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吕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协会张海应为该校授牌——“非遗传承实践基地”。
吕梁市文旅局魏新生馆长宣布:“非遗薪火校园传承”离石区长治路小学非遗课程正式启动。
启动仪式结束后,与会领导参观该校校园文化建设。红领巾讲解员王鼎程、高一然对学校的教育理念、教风、学风、校园文化和校园活动以及党建、安全、德育、教研、社团展板等方面做了细致的介绍。
随后,领导们参观了面塑、石州花艺、石州刺绣、剪纸、茶艺、钩编、陶塑、木雕、缠花、葫芦刻绘、汉字塑型、晋剧、烙画、掐丝珐琅、布老虎共十五项非遗课程项目展。
参观结束后,红领巾讲解员孙芃芃带领各位领导参观了该校非遗文化墙,走进班级参观精彩纷呈的非遗课堂。
本次课程启动仪式标志着我们向着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迈出了坚实的一步。非遗课堂意义深远,让我们和传承人携手,让吕梁非遗在校园里绽放,让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