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中国讯(刘鹏)4月29日晚,太原市生态环境局邀请部分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由党组书记、局长、二级巡视员闫文斌带队,以“四不两直”方式,对夜间污染高发区域的工地扬尘、露天烧烤、重型货车尾气污染等违法行为,展开督导检查。局领导李吉生、刘运文、郭亚林及相关科室负责人参加。
当晚9时许,太原市大气污染防治指挥调度中心内灯火通明。大屏幕上,PM2.5、PM10等指标不停闪动。“今晚我们的目标很明确,就是依托非道路移动机械监管平台、声环境质量监测平台以及走航监测车等科技手段,用科学数据锁定污染源,用行动根治污染顽疾!”闫文斌向身旁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介绍。
22时许,一辆生态环境走航监测车缓缓驶过尖草坪区兴华北街,车载监测系统对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等污染物进行实时监测。根据污染物浓度值绘出的“污染地图”,督导检查组判定前方有污染源,立即下车开展执法检查。夜色中,只见几家露天烧烤摊烟雾缭绕,空气中弥漫着油烟味,导致走航监测车PM10等数值瞬间飙升。督导检查组立即将该露天烧烤问题转办城管部门,并要求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队和市生态环境局尖草坪分局后续跟踪,确保问题整改到位。
中重型柴油货车氮氧化物排放,是导致夜间大气污染加重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兴华西街西中环路交叉口,走航车监测数据显示,频繁通过的货车,让该区域氮氧化物浓度较其他区域高出不少。督导检查组要求,要依托遥感监测、路检路查等手段,严查尾气超标车辆,实现对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全时段精准管控。
小店区大气污染防治措施的落实是否到位,关系到省城环境空气质量的持续改善。30日凌晨零时许,督导检查组来到小店区晨光西街。监测数据显示,该区域PM2.5日均值较前一日同时段有所上升,臭氧浓度亦有抬头趋势。周边工地密集,扬尘管控是否到位?企业错峰生产是否落实?在听取情况汇报后,督导检查组要求,要不断探索执法的常态化、长效化、精准化机制,依托无人机巡航、污染源在线监测等科技手段,构建‘天地空’一体化监管网络,对违法行为露头就打!
“这边的空气感官上闻上去没有异味,检测数值如何?”“空气质量监测车辆能够精准找到污染源吗?”“这边的排放情况怎么样,主要参考哪些参数?”……每到一处,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边走边看、边听边议,要求对夜查中发现的突出问题限时办理、及时反馈,做到发现一处、整改一处。
闫文斌表示,将以此次夜查为契机,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依法监督和政协委员参政议政作用,凝聚监督力量、形成监督合力、增强监督实效,推动省城环境空气质量的持续改善。市生态环境系统将聚焦科技赋能,进一步丰富监管手段,不断扩大走航监测覆盖范围,建立污染源动态数据库,实现从“人海战术”向“数据靶向”的转型,让“突击检查”成为“常态震慑”,推动形成“全民盯防、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