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中国讯(秦琴)社区是城市治理的“桥头堡”和“毛细血管”,承载着万千居民日常的琐碎与期待。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让社区治理既有格局与高度,又充满烟火气与人情味,是当前治理探索的重点。太原万柏林区南寒街道康乐苑社区以服务群众、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探索“居民委员会+物业+业主委员会”三联三共服务模式,通过优化组织联建、推进议商联合、坚持督管联抓,激发社区多元共治活力。
组织联建,筑牢机构共存“主阵地”。康乐苑社区党委通过党建引领物业联建,携手怡安居物业公司,共同构建“党建引领下的共治共建”治理模式,确保物业服务深度融入社区治理体系。精心搭建了党组织、物业与业主之间的“无缝对接”沟通桥梁,采取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实施联合检查等举措,强化对物业公司的监督指导,助力物业公司严格按照标准开展公共设施的日常巡查与维护,积极响应并高效完成如修复小区破损管道、增设电动车充电桩、完善小区安全管理体系等民生工程,推动了物业服务质量的全面升级。康乐苑社区鼓励社区干部、物业工作人员等担任网格长、小区长、楼栋长、单元长“四长”,明确人居环境整治、矛盾纠纷调解、安全生产隐患排查等职责,为社区共治提供基础保障。
议商联合,驱动服务共享“动力轴”。康乐苑社区积极推行“需求、资源、项目”3个清单协商机制,依托业主微信群、物业公众号、红色服务窗口,围绕民生实事、基础设施、居民“微心愿”三大类,由居民委员会和业主委员会定期梳理居民合理化诉求推出服务需求清单,对接结对共建物业提供的资源清单,形成项目清单,由物业对照清单“双向认领、双向服务”。落实联席会议制度,围绕停车收费、环卫保洁、社区治理等问题沟通协商、共同决策,破解增划停车位、改善居住环境、集中修缮各类基础设施等居民反映热烈的“症结”。
督管联抓,绘制协同共治“同心圆”。畅通居民意见反馈渠道,通过开设群众监督管理意见箱、公开举报电话、监督短信和微信扫码反馈等方式,定期开展群众满意度调查,方便群众时时可监督,事事可反映。建立挂牌服务制度,在社区的醒目位置设置公示牌,通过张贴公布个人信息、公开服务标准,统一制作发放民情联系卡,督促三方亮出身份、积极投身社区治理建设。建立“一月一查一反馈”制度,社区通过居民微信群、实地走访、民意测评等多种形式督管连抓,围绕日常工作开展和群众反映的问题和诉求解决情况,对服务不到位的成员下发提醒单和整改通知,将精细管理与日常管理相结合,切实推动三方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常态化。
社区治理的新征程必定是一个道阻且长的远行路,需要有一种“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信念和“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勇气,踏实践行。唯有组织联建、议商联合、督管联抓,才能共绘社区治理“同心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