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是向上生长的力量,是逐浪前行的锋芒,亦是晋中逐梦远方的时代风帆。
5月8日,山西省委书记唐登杰在晋中市就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进行调研。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工智能的重要论述,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历史机遇,立足山西实际,坚持创新引领,强化要素保障,加快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和场景应用,为全省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初夏的晋中,“新”意盎然——企业车间,制造设备插上数字化翅膀,释放出“智造”新动能;产业园区,重大项目建设有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新优势不断夯实……
围绕加快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全市上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山西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部署要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人才科教资源集聚优势,大力开展“人工智能+”行动,以科技创新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培育成势、未来产业抢先布局,为晋中在全省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奋勇争先注入新动能。
作为国内科技型通信民营企业的佼佼者,海纳实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始终将科技创新作为核心驱动力,设立人工智能研发中心,聚焦算法研发、算力优化及场景应用等领域深入研究,形成覆盖数据处理、模型训练及产业落地的全链条技术储备。同时,创造性实施“资源—技术双循环”战略,成功孵化智能运维、工单质检等6大解决方案,技术成果转化周期缩短40%,成本降低35%。尤其是精心打造的“海久六灵数字维护共享平台”,深度融合大数据智能分析与微服务架构,以“1个数字底座+4大AI核心能力+N个行业”为框架,构建起涵盖技术赋能、运维革新、安全护航、生态协同的综合性服务体系,致力于破解通信维护领域的效率瓶颈与资源壁垒,引领行业数字化转型。
该公司总经理陶波表示:“企业将继续强化科研创新,牢牢把握数字中国建设的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推动通信技术的迭代升级,积极推进平台经济与实体社会紧密融合,深度融入高质量发展蓝图,致力打造‘5G通信+平台经济建设’领域的标杆企业。同时,以‘海久六灵数字维护共享平台’为依托,通过系统的技能培训与认证,规范行业培训体系,着力培育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推动行业人才结构的优化升级。”
近年来,山西嘉世达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聚焦智能擦窗机器人等智能清洁设备核心,持续加大投入,推动机器人立面垂直路径计算、玻璃边缘计算等关键技术突破。目前,公司自主研发的“洒拖”系列擦窗机器人广泛应用于智能家居、智慧楼宇等多个领域,产品远销海内外70余个国家和地区,展现出山西智能制造的创新实力。
山西嘉世达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牛立群表示,下一步,公司将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关于“人工智能+”行动部署,依托综改区晋中开发区政策优势和区位优势,深化智能制造与服务业融合发展。一方面,继续拓展擦窗机器人在大型楼宇、工业厂房等复杂场景的应用示范,助力传统行业提质增效;另一方面,积极对接山西大学大数据科学与产业研究院等省内科研平台,强化产学研协同创新,加快技术成果转化落地。同时,不断完善人才引育机制,集聚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领域高层次人才,优化知识产权布局,营造有利于技术创新和产品迭代的良好生态,助力形成具有山西特色优势的人工智能产业集群,为全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贡献更多力量。
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发展低空经济产业对于推动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具有深远意义。近年来,晋中市抢抓机遇,提前布局,出台政策鼓励发展,扎实推进应用场景搭建、产业链条构建、市场主体培育、航空文化宣教等各项工作,集聚了一大批低空经济专业人才,培育了一批无人机产业高科技企业,多项技术填补国内空白。
山西云智慧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蒋海滨表示:“技术创新是推动低空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依托晋中市高校科创资源丰富的独特优势,企业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投入大量资金组建了一流的研发团队,引进行业顶尖科研人才,并与20所知名高校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下一步,我们将加快发展步伐,强化自身能力和产业厚度,推进产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联动大学城高校开展科技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实现产值和效益‘双增长’。”
人工智能正在重塑各行各业,新型储能不断优化电力网络,低空经济持续激活发展潜能……随着新技术新业态迅速走入日常,人们可以清晰地感知,推进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是必由之路。
市科技局将围绕省“5+1”科技政策体系安排,锚定市委“156”战略举措,聚焦打好“大学牌”,紧紧围绕全市八大产业链条,充分发挥大学城的科教资源优势,以市校协同创新为抓手,着力畅通市校合作机制,打通校地、校企合作渠道,推动更多科技成果加快转化;加快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实施创新技术攻坚、创新成果转化攻坚、创新金融支撑攻坚、创新人才队伍攻坚行动,建立政策清单、项目清单、任务清单,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加强资金支持,推动各项工作和重点任务落地见效;增强科技金融服务能力,打通企业与银行等金融机构之间的融资渠道,搭建沟通对接平台,探索建立科创专项基金,为晋中市科技型企业提供专业化的科技金融服务,加快创新驱动,积极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奋力书写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晋中答卷。(来源:晋中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