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廉政在线 > 山西 > 正文
太原万柏林区南寒街道:共享法庭“六在六融”工作法 奏响基层治理和谐曲
2025-05-15来源:廉政中国编辑:小编

  廉政中国讯(秦琴)  为积极响应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基层治理,太原万柏林区南寒街道玉园南社区携手区人民法院西山法庭、长风法庭,联合打造集惠民、便民、利民于一体的“共享法庭+人民调解”新模式,绘就法治新“枫”景。并创新推出“六在六融”工作法,推动基层矛盾纠纷化解与司法服务的深度融合,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

  党建引领在基层,融合组织力量。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社区与万柏林区人民法院建立党建共建机制。在“共享法庭”设立党员先锋岗,组建党员调解志愿服务队3支,为辖区居民提供“6+x”便民法治服务,包含6项固定服务:普法宣传讲座、法律咨询服务、纠纷调解指导、法律援助对接、典型案例剖析、培育法治明白人,及X项特色服务:社区法律诊所、法治文化活动、特殊人群法律帮扶、企业法律体检等内容。同时,每月定期开展联合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党员法官与社区党员共同学习研讨,将党建工作与纠纷化解工作深度融合,以党建引领推动“共享法庭”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双方党员组成联合调解小组,深入辖区网格处理矛盾纠纷,将党的工作触角延伸到基层治理的最前沿,实现党组织建设与基层司法服务的有机融合,增强基层治理的组织凝聚力。

  纠纷化解在基层,融通多元解纷。依托“共享法庭”平台,积极推行“1+X”调解模式,“社区+法院+物业+X”多方联动,通过1+1+N(一名法官+一名网格员+多名人民调解员)模式联合调处,整合社区民警、人民调解员、值班法官、物管会等专业人员共同组成调解队伍对群众和物业之间的纠纷进行化解,拓展形成“法院+社会”“专业+群众”“现代+传统”“线上+线下”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网络,依托共享法庭,充分发挥社区在化解矛盾纠纷中的主导作用,通过值班法官现场专业指导,与人民调解员、社区工作人员、物管会、物业合力化解矛盾纠纷,对于邻里、物业纠纷、家庭矛盾等常见纠纷,社区网格员联合人民调解员和法官助理,通过现场调解、法律讲解等方式,促使双方矛盾化解,实现“一般纠纷就地调”;对于案情复杂、争议较大、法律适用较疑难的纠纷,可通过“共享法庭”指导法官实时指导,做到“复杂纠纷指导调”;对于涉诉纠纷,法院可视具体情况邀请行业专家参与调解,做到“涉诉纠纷委托调”“行业纠纷行业解”,通过建立纠纷分层化解机制,形成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协同联动的解纷模式,让矛盾纠纷在基层得到有效化解,避免激化升级。

  司法服务在基层,融汇便民举措。建立与“12345数字平台”协同响应机制,提供更便捷、高效的司法服务与问题解决途径,遇到复杂纠纷、涉及法律相关问题时,协助化解矛盾纠纷,提供法律指导。调解成功后,由社区及时将处理结果反馈至12345数字平台,确保群众满意度。同时开通“共享法庭”社区电话法律求助热线,提供便捷的法律咨询服务。居民拨通咨询电话,社区第一时间接听,收集信息,整理好居民诉求后,迅速与法庭对接,法官进行深入分析,制定解决方案,提供法律建议,再得到法庭专业回复后,社区予以及时反馈。无论是棘手的邻里纠纷、复杂的物业矛盾,还是婚姻家庭问题,都能在电话中得到耐心细致的解答和专业的法律建议。此外,社区定期组织电话回访,了解居民对咨询服务的满意度,不断优化服务质量。同时,结合电话咨询汇总居民反映的高频法律问题,开展针对性的线下法律讲座,进一步增强居民法治意识,从源头上减少纠纷的发生。

  普法宣传在基层,融入法治理念。整合线上线下普法资源,聚集物业服务发展中的难点和痛点,开展物业服务纠纷专题讲座,结合司法实践案例,提高物业服务企业和业主法律意识,并定期更新群众听得懂、用得上的法律知识,提供订单式法律服务,努力打造老百姓身边的法治“好帮手”,根据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普法计划。针对老年人开展防诈骗、养老权益保障等法律知识讲座;为青少年举办模拟法庭、法律知识竞赛等活动。同时利用社区宣传栏、电子显示屏、微信群等渠道,定期发布法律知识、典型案例,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提升居民的法治意识和依法维权能力。

  民意收集在基层,融聚社情民意。在“共享法庭”设立民情民意收集站,法官与社区工作人员定期接待群众来访,倾听群众对司法工作、物业管理及社区治理的意见建议。建立线上民意反馈渠道,通过线上小程序等收集群众诉求,及时了解社情民意。对收集到的民意按照问题类型、涉事主体、紧急程度、处理部分,4大类进行分类整理,定期召开圆桌协商会、组织党员、居民、物管会、物业代表开展“我为共享法庭建言献策”活动,搭建诉求平台,收集纠纷难题、意见建议,组织大家共商共议,在议事活动中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促使法治治理更有准头,将其作为改进司法工作、完善社区治理措施的重要依据,实现基层治理与群众需求的精准对接。

  协同联动在基层,融创治理合力。与辖区内的派出所、物业、司法所、民政部门等建立协同联动机制,组建调解委员会,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及时通报“共享法庭”相关工作情况并商讨解决运行中存在的难点问题。依托“共享法庭”,充分发挥“法院法官+调解委员会”模式优势,高效化解矛盾纠纷。一方面,深化“纠纷预防与普法宣传”,通过联合调查分析,法院法官与调解委员会定期收集、整理辖区内的纠纷案例,联合派出所、司法所等部门,分析纠纷类型、高发区域和时间段,共同商讨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同时开展多元普法,调解委员会联合物业,利用社区公告栏、业主微信群发布法律小贴士和典型案例解析,组织线下普法讲座,法官讲解法律条文,调解委员会成员分享调解经验和技巧,提高居民法律意识和纠纷预防能力。另一方面,注重纠纷化解实操,强化现场调解配合,纠纷发生时,调解委员会第一时间介入,了解事情经过,收集相关证据。法官则根据法律规定和以往类似案例,为调解提供法律依据和调解思路。调解委员会成员依据法官建议进行调解,促使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同时确保调解协议落实,调解委员会负责跟进协议履行情况,法官则协助调解委员会审核协议条款,确保具有可执行性。同时法院派出法官、律师专业团队,指导和培育辖区77名楼栋单元长,成为矛盾调解员,以楼栋为单位,协助“共享法庭”构建多元解纷治理格局。形成各部门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共同促进问题的妥善解决,提升基层治理的良好局面。

  下一步,南寒街道玉园南社区与万柏林区人民法院,将继续深化“共享法庭”建设,不断完善和优化“六在六融”工作法,以更加创新的思路、更加务实的举措,推动基层治理水平再上新台阶,为构建更加和谐稳定、法治有序的社会治理新格局不懈努力,让新时代“枫桥经验”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