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新闻 > 正文
护边员:用一生去守护 那耀眼的中国红
2022-09-06来源:编辑:

廉政中国讯(通讯员巴合加娜尔 陈涛颖)他们是人群中最不起眼的甲乙丙丁,却总是一生只做一件事,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祖国的护边员。这些朴素的幕后“英雄”,用自己的一生去坚守祖国的边境,为皑皑白雪带来了红色的气息和足迹。


岁月静好的背后是一个个普通人用一生神圣的坚守,是他们的坚定坚强坚守创造了今天幸福的生活。他们不论男女老少,郑重向党、向祖国宣誓:“一生只做一件事,我为祖国守边防”,用行动发出有力的承诺,要在这个神圣的岗位上发出不同的光和热,就像彩虹的颜色,为料峭严寒,增添彩色的温暖和柔情。
马木尔·阔克赛根:五十年坚守8-9号中蒙界碑

阿勒泰市红墩镇比铁吾尔格村护边员马木尔·阔克赛根,守护的一段边境线,地形最奇特,队员们都说他站的最高望得最远。

马木尔·阔克赛根所守护的边境线在阿尔泰山脉高原山区的一处山顶上,此段边境线与外蒙古共和国接壤,海拔3000多米,地形十分复杂。

夏天紫外线强,暴风雨天气多,氧气稀薄不足;冬季寒风凛冽,山路崎岖难行,条件极其恶劣。马木尔·阔克赛根从接过党交给他的五星红旗时,他将鲜红的国旗插在山顶上的那一刻,他守护着国旗,在这个山顶上,坚守了五十年。

五十年,半个世纪之久。他默默无闻、无私坚守、无怨无悔。

每天的清晨,他目视国旗冉冉升起,他骑着马开始了一天的巡逻。哪里的界碑脱了色,他一笔一笔的补上颜色;哪里的铁丝网不结实了,他一段一段的用手钳拧紧;行走的路上,有绊脚的石块,他将石块移开,他说等他不能守边了,后来的人守护这里时,路就好走了。

这段路就是祖国最西北角的中蒙8-9号界碑的一段路,马木尔·阔克赛根一走就走了五十年。

高高的阿尔泰上啊,一个身影在你的脊梁上蹒跚地移动着。饿了啃口干囊、渴了喝口雪水。在他的身后,还有一个小小的身影,那是他唯一的陪伴,一条陪着他走过清晨越过傍晚走过中蒙8-9号界碑的小小巡逻犬。

夕阳的余晖里,这里只有一个护边员和静静卧在他脚边的巡逻犬。
热阿合买托拉·赛铁尔:我是护边员“二代”

“孩子,爸爸干护边员工作这么多年,知道这是一份枯燥单调的工作,现在你干了爸爸的工作,这个苦你能不能吃?”老护边员赛铁尔·热斯拜正式退休的那天,他把一匹老马的缰绳放在了儿子热阿合买托拉·赛铁尔的手上。

“爸,你放心,我不会给你丢脸,也不会给祖国丢脸,你看我的表现吧。”热阿合买托拉·赛铁尔接过缰绳,一跃跳上了马背,向中蒙边界的6-7-8号界碑方向走去。

这一走,热阿合买托拉·赛铁尔走了20年。

中蒙边界的6-7-8号界碑。这一段边境线,地形特殊,有草原、有山脉、原始林地。每到春季,积雪融化,山路泥泞湿滑,不时有石块从山坡滚下,热阿合买托拉·赛铁尔就将马栓在林间,自己步行上山,哪里的界碑需要翻新,哪里的铁丝网需要修整,那峭壁下是哗哗流淌的河流,一个不留心,就可能会坠入深渊、万劫不复,这是边界巡逻最艰险的一段路程。

翻过了高山路段,茂密的原始森林出现在眼前,战士一样的松树密密匝匝的耸立的阳坡上,花香从林间弥散开来,倒是令人心旷神怡。可是一到傍晚,整个松林就像张开大嘴的怪兽,山风从林间的缝隙里尖叫着冲出来,令人毛骨悚然,最怕熊、狼、狐狸突然从林子里蹿出来,把人吓的半死。每当这时候,热阿合买托拉·赛铁尔就在心里默念着,“爸,你相信我!”

转眼热阿合买托拉·赛铁尔担任护边员工作20年了,这条边境线,他走了20年,每天他都在林间、山谷、坡地上,一会儿骑马,一会儿步行,一会儿上山,一会儿从林间走过,无怨无悔!
巴勒很别克·沙依勒克: 护边员队伍中的“总教官”

从一名士兵到一名边境管护员,巴勒很别克·沙依勒克把保护边境安全就是保卫祖国安全深深记在心上。

巴勒很别克·沙依勒克是阿勒泰市切木尔切克镇巴勒喀木斯村的一名护边员,如今已经有四年的护边经验了。在边境线上,他是一名严格值守的护边员。在护边员队伍中,他又是这支队伍的总教官。因为军人出生,身体素质和体能训练技能过硬,被推选为日常队列训练和协助总教官。

护边员队伍中的每位队员,大都是牧民。巴勒很别克·沙依勒克担任总教官后,在巡逻之余,争分夺秒地教护边员学习双语,学习法律法规,学习边境管理知识,经过训练和学习,巴勒很别克·沙依勒克班组的护边员进步最快、行动最快,完成任务最好。

“舍小家,为大家”,巴勒很别克·沙依勒克在边境线上已经工作了四年多了,他很少回家,不仅如此,他还积极参与市、镇、村级各项活动和有关边境工作。他说:“在祖国最需要我的时候,我一刻也不能松懈,我要为守护好祖国的每一寸土地努力。”

编辑:丹丹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