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新闻 > 正文
他让石雕与冬奥碰撞出了动静美
2022-09-06来源:编辑:

当冬奥遇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会产生什么奇妙的反应呢?

2015年7月31日,北京携手张家口获得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到2022年2月20日冬奥圆满闭幕以来,中国的艺术家们,关于冬奥主题的各种艺术创作精品不断,其中有一组表现冰雪运动乐趣的雕塑作品《冬奥萌娃》,亮相中国美术馆,它的作者就是马腾原。

马腾原是素有“中国雕刻之乡”的河北省曲阳县人,北京故宫里很多建筑的雕刻部分都留下了曲阳艺术的痕迹。曲阳石雕以庄重大气的特点著称。而马腾原创作的这组《冬奥萌娃》却洋溢着童真童趣。

冬奥之风激发了燕赵大地上文艺创作者的创作激情,河北省工艺美术大师马腾原将内心的真情实感转化为了创作源泉,他用二层小楼安放自己的心血之作。每一个作品,他都能娓娓道来:

马腾原最有代表性的是《大爱无形》:

他的大多数作品呈现出庄重大气、简洁唯美的风格,但在他的工作室却摆放着一组风格迥异的雕塑作品《冬奥萌娃》:

天真可爱的胖娃娃“萌态可掬”,与马腾原先前的作品的“庙堂之气”大相径庭,这背后是传统与创新的较量。

如何创作出《冬奥萌娃》

早在2017年下半年,他就开始草图的构思:

2017年冬季,马腾原从河边路过,他看到孩子们朝冰面上扔冰块,这一幕瞬间激起他对童年的回忆。

回家之后,马腾原立即找出孩子们的童年照参照创作。经过查阅资料,他发现北京2022年冬奥会一共设7个大项,15个分项,于是计划创作一系列《冬奥萌娃》雕塑。先做泥塑小稿,然后翻制成品。

选泥有讲究

经过多次试验,马腾原选择了精雕油泥。它是油性的,但是特别硬。50摄氏度以上才能用手捏得动。软的和硬的融合到一起,按比例配出了想要的硬度。

2018年春节一过,马腾原决定潜心创作《冬奥萌娃》。因为多种因素,他把第一件泥塑“萌娃”的创作周期设定为十天。七件“萌娃”的泥塑小稿必须在三个月内完成。

而马腾原却用了一倍的时间才完成,原本做好的泥塑,他反复拆装了三次。经过20多天的反复雕琢,第一件单板滑雪“萌娃”出世了。

得到同行得认可和鼓励后,马腾原将冬奥15个分项运动用“萌娃”形象一一体现。创作的过程是艰辛的,但当看到《冬奥萌娃》系列作品出来后,所有辛苦都是值得的。

《冬奥萌娃》融合了运动和艺术之美,再现冰雪运动的精彩瞬间,尽展冰雪神韵。马腾原说:“最快乐的时候就是等做完了作品,看着它,摸着它。”

通过作品了解冰雪运动

马腾原带着《冬奥萌娃》作品走进了学校,原本计划只讲一节课,但在学生们的强烈要求下,他在全校进行了一系列的冬奥文化讲座,通过手把手现场指导,面对面鉴赏作品,孩子们在互动交流中更加深了冬奥会的认知,也激发了他们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

虽然北京2022年冬奥会已闭幕,但推动冰雪运动是一项长久的事情,我们要以冬奥荣光迎接冰雪运动的美好未来。正是有这些非遗名家的优秀作品,才能让各个年龄层的人们认识冬奥,认识冰雪运动。马腾原的《冬奥萌娃》抒发了浓浓的冬奥情。看到这些萌娃,就会回想起冬奥的点点滴滴以及“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精神。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