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新闻 > 正文
中国“硬核”科技耀冰雪
2022-09-06来源:编辑:

北京冬奥会不仅是一场体育盛会,更是一场科技盛会,而“硬核”、智慧、绿色也成为了科技冬奥的鲜明底色,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科技创新的活力。

212项技术在北京冬奥会上落地应用

本届冬奥会的科技含量十足,共有212项技术落地应用,其中有4项技术是在全球首次推出,有33项技术是在冬奥会首次使用。

流光溢彩的开幕式上是8K超高清地面显示系统,人工智能实时捕捉技术以及裸眼3D技术汇聚的视觉盛宴;

国家速滑馆“冰丝带”的冰面,是冬奥历史上第一个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制造的,既为运动员们创造了最佳的竞技条件也为运动员创造更快的成绩提供了保障;

1.9公里一次性喷射浇注成型的国家雪车雪橇中心“雪游龙”,被国际雪车联合会主席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场馆,在雪车和钢架雪车场馆的历史上是无以伦比的;

这些“硬核”科技的背后就是中国自主创新的实力体现。

高科技小机器人随处可见

北京冬奥会期间,从服务赛事的高铁清河站、太子城站到检修冬奥列车的动车所,一个个高科技的小机器人成为了科技奥运的又一看点。

清河高铁站启用了智能消杀科技产品无人消毒机器人,冬奥会期间代替了人工喷洒消毒液,在候车室进行不间断巡视消毒,科学制定走行路线,规划消杀范围。

在清河站商务候车室,我们还可以看到咖啡机器人,这样的同款机器人也出现在了太子城的运动员服务中心,为参与冬奥会的运动员提供了全新体验。

京张高铁沿线的小白杨牵引变电所引入智能机器人,标志着传统人工巡检向机器人智能巡检的跨越。智能巡检机器人融合智能化控制系统、驱动系统、三维导航定位系统,实现了激光无轨化导航,为铁路变电所的安全运行提供可靠保障。

在北京北动车所的冬奥列车检修区域,车底检测机器人可全自动检测动车组车底和转向架可视部件,实现动车组相关部位零部件外观故障的识别和报警。冬奥期间,车底检测机器人为动车组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强有力保障。

“瑞雪迎春”服务冬奥

在北京冬奥会期间服务冬奥的京张高铁累计开行冬奥列车513对,特别是其中为冬奥会量身定制的新型奥运版智能复兴号动车组“瑞雪迎春”号,它是以350公里的时速自动驾驶、5G技术等科技服务保障冬奥。

“瑞雪迎春”号列车担当清河到太子城的往返运输任务,便捷服务两地三赛区参与赛事的运动员及官员。在“瑞雪迎春”号列车的8号车厢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相关单位创新建设了京张高铁5G移动超高清演播室,这是全球首次在350公里时速的高铁列车上依托5G技术打造超高清直播演播室,实现超高清信号的长时间稳定传输。

高铁5G超高清演播室采用全IP技术构建,实现了嘉宾访谈、全车厢移动直播报道,为大屏小屏提供虚拟制作多方连线等服务,实现了长时间高速移动下节目的稳定传输。除了单独设置的5G超高清直播间外,冬奥列车上还实现了5G信号全覆盖,通过连接高铁wifi,可以享受稳定的5G信号带来的上网体验。

冬奥列车的5号车厢为闭环多功能车厢,车厢内加装了一块4K屏幕,冬奥期间乘客能通过这块屏幕收看冬奥会的赛事转播。冬奥高铁专线上的清河、延庆、太子城、崇礼四个车站,设置了8K超高清大屏,播出总台8K超高清频道节目。

北京冬奥会的科技应用还非常智慧,在冬奥村里通过设置闹钟自动起降来提醒运动员起床的智能多功能床被花式点赞,智能餐饮机器人不仅可以精准的掌握火候,还能够烹制出炒菜、麻辣烫等菜品。这些智能设施让运动员们尽享舒适便利,也让我们憧憬这些惊艳的智能技术应用未来也能够走进我们的寻常生活。

北京冬奥会在奥运史上首次实现了全场馆的绿色电力全覆盖,张北的风点亮了北京奥运的灯,而100%的绿电保障也展示出了中国双碳目标践行者的形象。

北京冬奥会所展示的科技之光给世界留下了无限的畅想,也呼应着本届冬奥的主题口号“一起向未来”。


来源:新闻直播间、正点财经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