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14日是第19个“世界献血者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活动口号:“献血是一种团结行为。加入我们,拯救生命”。为了爱,你也曾伸出过手臂吗?
李慧文:无偿献血 以爱之名
1989年,部队转业后的李慧文参加了第一次义务献血,从此与无偿献血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截至2021年底,李慧文无偿献血430多次,累计献血量达17万毫升。李慧文作为一名有着39年党龄的一线老党员,他除了自己坚持定期无偿献血,还积极著书立说,主持和参与科研课题,牵头申办全国性研讨交流会、培训班,应邀到全国各地讲课200多次,培训相关工作人员及志愿者1万多人次。2000年,在李慧文的建议和努力下,韶关市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具有独立法人社团资格的无偿献血者促进会。
截至2021年底,韶关市已有5400多名献血者加入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伍,在他的倡导和努力下中国红十字无偿献血志愿服务总队和中国红十字会造血干细胞志愿服务总队也先后成立,并面向全国开展工作,推动了我国无偿献血事业可持续发展。李慧文说:“无偿献血工作我做了30多年,也爱了30多年。我为这份事业而自豪,我会乐此不疲,继续坚持,积极努力。”
廖振飞:无偿献血的“熊猫大侠”
廖振飞家住湖南省邵阳市洞口县,他身体里面流淌的血液非常特殊,Rh阴性血,就是我们常说的“熊猫血”。这种血像大熊猫一样稀少而珍贵,在临床输血过程中常常是供不应求。
廖振飞在23岁时第一次知道自己的血液类型,六次化验结果证实,他拥有0.3%至0.4%的人才有的“熊猫血”。2007年廖振飞便开始无偿献血,截至2021年11月底,他已累计献血72次,献血量28000毫升,相当于5个体重70公斤的成年人血量的总和。
献血一般分为两种,一种叫献全血,就是直接从血管中抽取一定量的血液,而另一种叫献成分血,是指采集血液中的某一种成分,其它血液成分还会回输给捐献者。虽然彼此从不相识,但廖振飞却通过自己身体里的血液给了他们活下去的希望。廖振飞说:“全血一年只能采集两次,成分血我一年献24次,就可以给24个病人带去希望。”为了救更多人,廖振飞申请加入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等待配型成功,随时捐献造血干细胞,还申请成为了一名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此外,他还加入当地无偿献血宣传服务队,每当红十字会组织无偿献血时,他都会赶来做志愿服务。
其实廖振飞家境贫寒,有年近八旬的聋哑母亲和未成年儿子需要照顾,一家人全依仗廖振飞一人打零工,但他的献血之路依然坚持了15年,因为心里满是温暖,生活就不惧严寒。廖振飞和儿子还约定了一份特殊的成人礼,等儿子18岁生日那天,父子俩一起献血延续这份爱。廖振飞说:“我希望每一个人都平平安安的,钱我可以不挣或者少挣,但是生命它不会等待,血液可以再生,生命不会重来。”
这些关于献血的事你了解吗?
献血会影响身体健康吗?世界卫生组织认为,一个健康的成年人献血不超过自身总血量的13%,对身体就没有不良影响,人体内的总血量大约是体重的7%到8%,一个50公斤体重的成年人,全身总的血量大约是3500到4000毫升,按照国家规定的献血标准,如果一次献血400毫升,仅占自身总血量的10%,低于世界卫生组织13%的安全献血标准。同时,人体循环血量有缓冲能力,献血后肝脾等器官的血液也会及时补充,并恢复循环血溶量,不会引起血流动力学的明显改变。与此同时肌体也会加快制造新的血液,血液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补充。
有些人献完血之后会感觉到头晕乏力,这又是怎么回事?献完血是否需要好好的进补一番?国家卫健委专家表示,由于献血者存在个体差异,有些人献完血后会出现头晕或者乏力,属于正常的生理反应。短暂的休息之后,很快就能恢复。至于是否需要进补,专家表示献血者不需要刻意补充营养,保持正常的生活状态即可。
血型是如何划分的?在我们的红细胞膜上有很多抗原,这些抗原就像小手一样,如果遇到不同形状的红细胞抗原,它们就会抓住对方,形成红细胞的大量凝集,而我们就是根据红细胞上的不同抗原类型来划分血型的。A型血就是有A抗原,B型血就是有B抗原,AB型血就是既有A抗原,又有B抗原,而O型则既没有A抗原也没有B抗原。到目前为止,科学家们已经发现了30多个血型系统,400多种血型抗原,但主要还是A、B、O和Rh血型系统。
什么是“熊猫血”?哪些人能拥有这种特殊的血型?“熊猫血”是Rh阴性血型的俗称,是Rh血型系统中的一种。为什么这种血型被叫做“熊猫血”呢?因为熊猫是我国的国宝,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非常稀少,而Rh阴性血的人在我国也很罕见,所以“熊猫血”因此得名。这么稀有的血型是怎么遗传的?Rh阴性基因是隐性基因,如果Rh阳性血的父母都携带Rh阴性基因,且同时遗传给后代,他们的后代就会是Rh阴性血。父母都不是Rh阴性血,但自己却是,这种情况也会存在,这说明父母都携带Rh阴性血的隐性基因,并同时把这个隐性基因遗传给了下一代,同理即使你不是Rh阴性血,但却携带其隐性基因。一旦你遇上另一半也携带隐性基因,那你们的后代就有可能成为Rh阴性血。
如果有献血计划,那么献血前后需要注意什么?专家提醒献血之前要注意清淡饮食,保持正常睡眠,而献血以后24小时之内要保护好针眼,避免针眼遇水,也不要做剧烈的运动。
一次献血,也许就可以挽救一个生命。我们要为每一个用自己的热血点亮他人生命之光的无常献血者点赞。为了爱,也让我们一起加入到无偿献血的队伍中吧。
来源:共同关注、24小时、新闻直播间、中国红十字会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