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中国讯(薛永龙)2025年5月12日是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为切实提升辖区居民的防灾避险能力,太原迎泽区应急管理局联合多单位,以“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排查身边灾害隐患”为主题,通过“宣传站点+流动课堂”的形式,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一抹抹“应急蓝”汇成流动的安全课堂,为居民撑起一把看得见、摸得着的“安全伞”。
街边“安全驿站”
一盏茶工夫学救命招
活动当天,市、区应急管理局联动,在西海子公园设立集中宣传点,给过往群众发放《地震宣传手册》和冰袖、扇子等宣传品,让防灾知识随着日常物件融入生活。同时,工作人员化身“安全讲师”,用一盏茶的闲适时光,将火灾逃生“弯腰捂鼻贴墙走”、地震避险“伏地遮挡手抓牢”、防汛自救“高地转移勿涉水”等硬核知识,用通俗易懂的家常话传递给居民群众。
活动现场,不少居民认真翻阅手册,主动咨询家庭应急物资储备、灾害预警信号设置等问题,工作人员一一解答,广泛动员群众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掌握防灾减灾知识,参与防灾减灾行动,共同筑牢防灾减灾的人民防线。
社区“安全问诊”
八仙桌旁开“安全处方”
区应急管理局联合文庙街道、老军营街道,在社区广场、小区院落设立宣传咨询台。一张普通的工作桌,铺上印着安全标识的桌布,再摆上防灾宣传资料,摇身一变成了充满生活气息的八仙桌。工作人员将印有应急电话的围裙、标注逃生知识的抽纸等实用宣传品,像开处方般递到居民手中,详细为他们讲解日常用电用气隐患排查、居家安全死角识别等安全知识,号召广大居民积极向身边的亲朋好友传递防灾减灾救灾理念,让更多的人懂得如何防范自然灾害,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校园“安全课堂”
小手拉大手传唱平安曲
当上课铃声化作安全警钟,校园“安全课堂”正式开讲。工作人员走进辖区各中小学开展“防灾减灾进校园”活动,通过安全知识宣讲、安全视频播放、应急避险动作演示等方式,向学生们普及地震、溺水等灾害的应对措施。孩子们认真听讲,积极参与互动问答,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避险口诀。
同时,学生们化身“小小宣传员”,放学后牵着家长的手,分享学到的安全知识,让平安的歌谣从校园飘向千家万户,真正实现“小手拉大手”,共同唱响安全之歌。
入户“安全唠嗑”
炕头边话家常保平安
区应急管理局工作人员联合社区网格员、志愿者开展“敲门行动”,走进居民家中发放《地震宣传手册》以及应急手电、灭火毯等宣传品,以拉家常的方式为居民讲解家中可能潜藏的安全隐患,并现场演示遇到火灾、地震时应如何安全避险。针对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工作人员耐心为其普及应急联系方式和求助渠道,将防灾减灾知识通过“安全唠嗑”化作绵绵细雨,浸润千家万户。
这场持续近8小时的“安全接力”,累计发放宣传手册2000余册,各类宣传品2000余份,覆盖群众近1万人。这种“站点讲知识、入户教方法”的方式,有效提升了辖区居民的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让安全意识深入人心,营造了全社会参与防灾减灾的良好氛围。下一步,迎泽区将持续推进防灾减灾宣传教育,让防灾减灾理念从政策文件走进市井烟火,让每个居民都成为平安迎泽的代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