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中国讯 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中,营商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关键土壤。社区深化“零距离”惠企助企服务,不仅关联着社区民生服务质量,承载着企业发展期望,还影响着城市生活的温度。
夜幕降临,位于太原小店区亲贤北街与体育路交汇处的巨大裸眼3D大屏,成为城市夜色中一道靓丽风景线……自实施美化、靓化、精细化“三化工程”以来,亲贤商业街“颜值”大幅提升,成为太原“夜生活”的代名词,浓浓的生活气息为市民游客带来多元消费体验。与此同时,繁荣背后也伴随着诸多管理难题。小店区平阳路街道汽造社区积极探索实践,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营商环境优化之路。
迈好开头步 统筹协调是关键
织密党建网格,为社区治理注入“定力”。社区党委充分发挥统筹牵头作用,整合怡和广场、园梅源商务楼、万泉大厦等各方资源,构筑“社区党委—楼宇党支部—非公党建联盟—网格微盟”四级党建网络,为“夜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我们设立特色营商微网格,广泛发动辖区居民、商户深度参与社区发展治理,全力打造集商家服务、消费保障、居民生活需求于一体的一站式便民服务平台。”汽造社区党委书记兼居委会主任张江鹃介绍道。
畅通政企沟通,社区治理有“张力”。为了更好地优营商环境、助企业发展,社区党委加大了政企沟通力度。对于方糖KTV用工紧缺问题,社区党委第一时间从用工登记花名册中精准匹配求职者,并通过社区公众号发布企业招聘信息,既帮助企业解决了用人之急,也让求职者实现就近就业,达成双赢局面。针对唯也娜面包店开业后经营遇冷困境,社区工作人员主动延伸服务触角,化身商铺“全能助手”。张江鹃回忆说,“我们不仅帮忙精心布置店面,还作为‘策划人’拍摄并制作宣传视频,在居民群、网格信息群等线上平台广泛推送促销信息,积极为店铺引流造势。”同时,社区聚焦企业“急难愁盼”,主动靠前服务,于春节期间推出“24小时不打烊”商户促销信息,以“烟火气”点燃消费热潮;持续深化惠企政策宣传,提供全流程创业补贴申办指导服务,确保政策红利精准直达、落地见效,为企业纾困解难、保障民生福祉注入强劲动能。
跨出加速步 多方协同联动发力
随着契合90-00后社交需求的夜间娱乐场所进驻,亲贤北街“夜经济”规模持续扩大,社区坚持“急商户之所急、想商户之所想”。以初蓉餐厅为例,其凭借独特味道与雅致环境“圈粉”众多年轻人,经常座无虚席,但周边“停车难”问题成为商家与顾客共同的困扰。社区积极协调周边停车场管理方,成功争取临时停车位;重新规划停车区域,引导共享单车有序停放,有效缓解了用餐高峰停车压力。
此外,汽造社区积极升级“家门口”服务平台,统筹规划沿街商业空间,率先建立新就业群体友好商圈,在初蓉餐厅设立“党员服务暖蜂驿站”,打造骑手“专属”休息区;搭建“多元化”治理平台,联合城管、市监、环卫、物业公司等召开多次专题会议,规范经营秩序,确保“夜经济”有序健康发展;联动怡和广场、园梅源楼宇党支部党员、亲贤派出所开展日常治安管理,妥善解决多起矛盾纠纷、噪音扰民事件;打造“志愿红”创新平台,组织党员、网格员志愿服务队开展夜市巡逻、纠纷调解等工作,创新推出“新就业群体+积分制”治理模式,吸引20多位外卖小哥提出近百条治理建议,共同为亲贤北街夜间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踏稳落脚步 激发红色自治动能
深挖共治“合伙人”。为规范商铺经营行为,开创商圈党建工作新局面,汽造社区党委积极引导商户参与自治,组织开展“寻找市场最美营业员”“党员示范岗”“诚信商铺”等活动,培树诚信经营示范品牌,设置“优秀商户”流动红旗,推行“党员带动诚信经营”自治模式。商户负责人的积极参与为“夜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畅通共享“资源池”。社区党委紧贴商圈主体实际需求,整合辖区商铺、结对单位等优势资源,开展商社反诈宣传、普法“新”讲堂,联合园梅源商务楼宇党支部举办“服务‘新’群体凝聚‘新’力量”夏季送清凉慰问活动,以“共管”“共治”实现“共赢”“共享”。
近年来,小店区始终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抓手,自上而下、统筹部署,全面推动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从商务楼宇到个体商户,从政策创新到服务提质,“视如己出、亲如兄弟、心心念念、千方百计”的服务理念贯穿于每一个工作细节之中,体现在街道社区充分发挥属地管理与服务功能,主动对接辖区企业商户需求,为其排忧解难的具体实践之中。汽造社区“三步走”行动就是这一“系统性工程”的生动缩影。下一步,小店区将以更加务实有力的举措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为各类市场主体营造稳定、公平、可预期的发展空间,不断提升市场主体获得感和满意度。